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通知
苏政办发〔2013〕56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江苏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90号)有关要求,经学校申报、项目初审、专家评审、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领导小组研究审定并向社会公示,确定首批立项建设29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11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现予公布。
实施高校协同创新计划,是新时期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和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举措,对进一步发挥高校创新源头作用、推动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创新型省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各有关部门和高校要切实增强协同意识与创新意识,致力于突破学科、学校、行业和地区等壁垒,积极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新机制,加快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战略融合,确保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质量和水平,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1.首批立项建设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2.首批培育建设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3年4月12日
附件1
首批立项建设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共29个)
序号 |
协同创新中心名称 |
申报高校 |
1 |
气候变化协同创新中心 |
南京大学 |
2 |
区域经济转型与管理变革协同创新中心 |
南京大学 |
3 |
固态照明与节能电子学协同创新中心 |
南京大学 |
4 |
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
东南大学 |
5 |
现代城市交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东南大学 |
6 |
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7 |
先进微纳米材料及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
南京理工大学 |
8 |
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
河海大学 |
9 |
沿海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 |
河海大学 |
10 |
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 |
南京农业大学 |
11 |
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 |
中国药科大学 |
12 |
现代工业发酵协同创新中心 |
江南大学 |
13 |
矿山智能采掘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
中国矿业大学 |
14 |
生物医药功能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
南京师范大学 |
15 |
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中心 |
南京师范大学 |
16 |
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
苏州大学 |
17 |
血液学协同创新中心 |
苏州大学 |
18 |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
南京邮电大学 |
19 |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
南京林业大学 |
20 |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21 |
先进生物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
南京工业大学 |
22 |
膜材料与膜过程协同创新中心 |
南京工业大学 |
23 |
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 |
南京财经大学 |
24 |
心血管病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 |
南京医科大学 |
25 |
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26 |
先进激光技术与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
江苏师范大学 |
27 |
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江苏大学 |
28 |
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 |
扬州大学 |
29 |
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 |
常州大学 |
附件2
首批培育建设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共11个)
序号 |
协同创新中心名称 |
申报高校 |
1 |
审计信息工程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南京审计学院 |
2 |
配电网智能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
南京工程学院 |
3 |
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 |
江苏科技大学 |
4 |
再生医学协同创新中心 |
南通大学 |
5 |
水处理技术与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
苏州科技学院 |
6 |
滩涂生物农业协同创新中心 |
盐城师范学院 |
7 |
生态建材与环保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
盐城工学院 |
8 |
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 |
淮阴师范学院 |
9 |
岩盐与凹土资源深度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
淮阴工学院 |
10 |
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淮海工学院 |
11 |
卫星通信与导航协同创新中心 |
解放军理工大学 |